若不能保证质量,塑胶跑道就应缓建
作者: 本站 来源: 本站 时间:2017年02月28日 字体:[大中小]
留言
近年,全国多地学校出现“异味跑道、异味操场”。中小学生流鼻血、体检异常之类的报道,屡屡拨弄着公众,特别是家长的敏感神经。现在,“毒跑道”的源头之一终于被找到。
6月21日,央视曝光了河北省境内的“毒跑道”生产窝点。黑作坊就像巨大“垃圾场”,老板自知有毒从不去施工现场,废轮胎、废电缆“打成黑颗粒,就成了毒跑道”……景象触目惊心,但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些,而是监管的层层虚设。
废轮胎的重复利用并非罪恶之源。据专业人士介绍,把废旧轮胎打成颗粒,用作塑胶跑道的衬底,是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问题在重复利用的过程是否规范。黑作坊的塑胶颗粒显然是不合法的——既无厂名厂址,也没有相关使用说明,更没有对产品质量的检验合格证。
其实“三无跑道”被生产出来本身就是问题,顺利销售、铺装乃至被“检验合格”则是更大的问题。黑作坊的曝光只不过验证了人们的猜测,也为日后家长抵制塑胶跑道进校园提供了新证据。
我国现行塑胶跑道检测标准有缺陷已是公认事实,多种易出现的有害物质未被列入标准。而标准执行是否严格、招投标有无猫腻、施工是否规范,都是公众心中的疑问。
有媒体报道,不遵守规则、非法添加低成本有害物质似乎已经成为塑胶行业里公开的秘密。它们钻的就是招标和验收不严的空子。即使产品合格,施工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有害物质。而我国对施工企业的监管目前也处于空白状态。
可以说,目前塑胶跑道从生产到进校园,基本统统处于“黑箱状态”。人们只能悲哀地看着孩子充当“人肉检测仪”。本该由执法机构发现的塑胶跑道黑作坊,留给了记者;本该由权威机构检测出的“毒跑道”,留给了孩子稚嫩的身体。
媒体报道过后,查处黑作坊应已进入相关部门的日程。但我们应该知道,“毒跑道”产业链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监管部门的绿灯放行。因此对失职和腐败的追查,不能落后于对黑作坊的查处。
可以想见,塑胶跑道行业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化还有很长一段路。既然我们的检测标准和监管体系不足以保证塑胶跑道的安全,那么当务之急,应该是暂缓在中小学铺设塑胶跑道。
暂时没有塑胶跑道,对孩子不是多大损失。而明知问题重重,仍要拿孩子的健康冒险,则是不负责任。
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建了塑胶跑道以后,又在家长的压力之下拆除,也是教育资金的浪费。比如前段时间被曝出“毒跑道”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虽然经检验“符合国家标准”,最终还是把跑道拆除了。可以说是“为孩子负责”,也可以说是学校对检测结果也没有信心。
在国家标准更新之前,地方可以自行制定更严格的标准。比如尚处于试行阶段的“深圳标准”,就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扩大了有害物检测范围,所以可检出其他地方“检验合格”的跑道存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北京市教委在宣布将制定北京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的同时要求,在新标准出台之前,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这一做法值得更多地方借鉴。既然没有合适的标准去判断跑道是否合格,那么缓建肯定是最明智的选择。
在标准落伍、监管乏力、事故频出的情况下,各地学校蜂拥建设塑胶跑道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现象,背后可能存在利益驱动。现在“毒跑道”的问题已是板上钉钉,缓建塑胶跑道,应是及时“止损”的正确选择。